刘备兵器为什么是双股剑?是为了把他女性化吗?

双股剑

那么话说回来,小说作者什么给刘备安排这么娘的武器呢?

韩国学者金文京认为让刘备使用双股剑是女性化的表现,因为刘备在《三国演义》里总是哭哭啼啼像个女人,所以他才会用这样的兵刃(《三国演义》的世界),我认为他这属于倒果为因,是刘备让这个兵刃女性化了,而不是为了女性化刘备让他用这样的武器。

证据之一便是前面说得小说都是明清小说,而罗贯中是元末的人,早在元杂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里,刘备使用的便是双股剑了。鉴于三国故事从唐宋便开始流行了,所以刘备的武器在很早之前就被选为双股剑了。

而且在《七国春秋平话》里有个猛将独孤陈所使用的便是双股剑,和他并列的两员大将一个是袁达,使用的是一百二十斤的开山斧,还有一个是李牧,用的是丈四长枪。可见双股剑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女性化的兵刃,都是小说里安排猛将使用的兵器。

早期的故事里,刘备断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哭哭啼啼形象,因为最初的创作者是根据正史来塑造人物的,正史上的刘备绝对是个英雄。《三国志》里他先杀徐州刺史车胄,后斩曹操大将蔡阳。博望坡施放火妙计,大破夏侯惇。进攻汉中的时候,六十岁的人了,他亲冒矢石往前冲。再加上那个髀肉复生而流泪的故事,刘备上厕所看见大腿上长肉就流下眼泪,他说自己常年不离鞍马,大腿上不会长肉,如今生活安逸,大腿上长出赘肉,不禁英雄气短,流下眼泪。

正史上如此刚猛的形象,他最初在故事里的形象定然不会像现在这么离谱。从魏晋一直到唐朝,刘备都是英雄的形象。最初的故事里肯定是要把刘备作为一个英雄来写,至少不像现在这样离谱。

所以在故事里为他安排双股剑也绝没有轻视之意,在元杂剧《虎牢关三英战吕布》里,刘备的武艺并不比关张差,最后借袁绍的眼光和张飞对话,分别夸奖了三人的兵刃,张飞是“枪到处人人失命,个个皆亡。”关羽是“三停刀怎生遮挡?”——根本无法抵挡。刘备则是“双股剑实难措手”——措手就是对付,双股剑让人很难对付。

刘关张

明朝嘉靖年间的弹词《三国志玉玺传》里,一开始介绍刘备:“两耳垂肩是贵人,面如冠玉唇朱染,龙眉凤目精神爽,手长过膝力千斤。”专门强调刘备千斤之力,刘备的武力值也不弱,遇见劫道的贼人“玄德便提双股剑,一刀一个了残生。一众强人心内怒,一声呼出许多人……英雄豪杰刘玄德,双剑单身敌众人,五百喽啰敌不过,三停杀死两停人……”他以一对五百,竟然杀了三分之二,双股剑的战斗力丝毫不亚于关张。

到了明朝,何良臣写兵书《阵纪》,说天下有名的剑术是“卞庄子之纷击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把刘备的剑术和马超并列,还取了一个名字叫顾应法,听起来像是独孤九剑的一招,其实所谓顾应说的就是左右呼应,刘备用的是双剑,自然应该是左右呼应,这位写书的将军大概是演义小说看多了,编出天下五绝剑术这么离奇的说法,这种话自然不可信。但他能得出这样的印象,说明在他那个时代的三国故事里,刘备绝对不是一个软哒哒的爱哭鬼。

刘备

最初编故事的人可能为了树立刘备武力值高超的形象才为他配备了短兵刃,毕竟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需要高超的技艺才敢使用这么短的兵刃,当然作者可能也有别的考量,毕竟刘备双臂过膝,这么长的胳膊再使用这么长的兵刃也太欺负人了,所以就让他选择了相对较短的兵刃,好在战场上保持公平。

但是随着民间故事的演绎,刘备的另外两种武器,先后超过了他的武力值,同时随着他身边人武力值越来越高,作为领导他已经不用出手了,他的哭和仁义逐渐盖过了他的武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